泥鳅为底栖鱼类,喜生活于有底淤泥的静水或缓和流水域中,如湖泊、池塘、稻田、沟渠、水库等,喜中性或偏酸性的黏性土壤,适宜的生活水温为10-32℃,适水温为22-28℃;当水温在10℃以下或30℃以上时,泥鳅活动明显减弱;水温低于5℃或高于35℃以上时,就潜入泥中停止活动。冬季,泥鳅钻入淤泥20-30厘米处越冬,到第二年春天,水温达10℃以上时,才出来活动。
泥鳅苗出膜第2天便开口进食,当饲养3-5天体长7毫米左右,卵黄囊消失,营外源性营养,能自由平游时,可下池进入苗种培育阶段。泥鳅苗的放养密度以1000-1500尾/平方米为宜,有微流水条件的可适增加。同一池中要放养同批卵化、规格一致的泥鳅苗。经过30天左右的培育,可长成3-4厘米的泥鳅种,开始有钻泥习性时即可转为成鳅养殖。
池塘混养即和其他鱼类混养,如和鲢鱼、鳙鱼、草鱼、鳊鱼等混养。这种养殖方式的选塘、清塘、、放养等和池塘养殖相同。混养的优点:不需专门给泥鳅投喂较多饵料,只需给其他鱼类投饵,而鱼类吃不完的饵料和排出的粪便即为泥鳅的食物来源。这种养殖方式效益高,水面利用价值大,值得大力推广。
主要价值
药用:活体可以入药,性味甘,性平,具有补中、益肾暖脾、除湿退黄、祛湿止泻、止虚汗等功效,可用于脾虚泄泻、消渴、小儿盗汗水肿、小便不利、痔疮、皮肤瘙痒等。《本草纲目》记载泥鳅“暖中,醒酒,解消渴”。